了解产后抑郁症(2)
时间:2019-03-20 16:54 作者:甘露医院 点击:次
家庭干预:家庭干预的一条指导性原则是家属应尽最大可能参与并投入到心理治疗中。通过对家属的教育、指导及支持可使患者获益。家庭干预的目标包括降低复发、改善功能、减少家庭负担,以及提高家庭功能。所有方法均强调家庭参与治疗和齐心协力的重要性。常见的方法有关于疾病及其病程的心理教育,训练应对能力及解决家庭问题的技巧,改善交流及减少应激。一般采取心理教育及行为治疗,有条件时,也可进一步为他们创造有利的环境,帮助患者朝独立生活的方向迈进。 7。产妇受教育程度不高。 张医师详细解释,妈妈们生产后,其心理会出现巨大的变化,这个变化相对于身体上的改变来说更是巨大。一般来说,产后妇女心理的变化可分为三种:首先是产后郁闷:其发生几率约50%-70%,在产后3-6天发生,其主要症状包括:情绪不稳、失眠、暗自哭泣、郁闷、注意力不集中、焦虑等,持续时间约为一周左右。 个别心理治疗:是根据患者个人的临床情况、应对能力及个人意愿,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技术,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干预,以减少复发,减少社会应激,增进社会及职业功能。理想的个人心理治疗最好以富于同情、善解人意的持续性的人际关系为基础。结合各种不同的治疗技术。其具体治疗目标应按疾病的不同时期进行规划。较适合于精神分裂症的心理治疗技术有激励疗法和行为治疗等。 勤动手建议新妈妈月子里就可以做些简单的家务和小运动。这不仅能够转移注意力,更是消除消极情绪,产生积极情绪的有效手段。 经过了一番“痛苦”的考验,终于荣升为新妈妈了,从怀孕到分娩,女人完成了一生中最重大的转变,接下来的日子里还要面临角色的转换,再加上体内荷尔蒙的急剧变化,照顾婴儿引起的一系列问题都成为产后抑郁的潜在危险,新手妈妈要及时调适自己的状态,顺利度过这一关。 快乐坐月子新妈妈在月子期间,要保证规律饮食和充足的睡眠,家人尽可能多的照顾宝宝,让新妈妈有时间去休息,切忌将重点都放在宝宝身上而忽视了产妇的感受。同时,家中老人也要更新传统观念,以免因观念上的冲突而导致家庭关系的紧张,加剧新妈妈的抑郁情绪。产后抑郁症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我们要积极地去战胜它,沟通和交流很重要,对你的伴侣或可信任的朋友说出你的感受,寻求专业人士的支持,都可以帮助你顺利地度过这段时期。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充足的信心,让未来的日子里充满阳光 贴心提示产后抑郁症的高危险群 其次是有些产妇会出现较为严重的症状:如郁郁寡欢、食欲不振、无精打采,甚至常常会无缘无故地流泪或对前途感觉毫无希望,更有甚者会有罪恶感产生、失去生存欲望,这就是比较严重的产后抑郁症了。 2。未婚的单亲妈妈。 全家总动员,不给抑郁可乘之机 张医师表示,在产房里经常会有这么奇怪的一幕:一家人围着新生儿欢天喜地,唯独产妇阴沉着脸,要么发呆,要么动不动就发脾气,没人的时候则抹泪,有时还用被子蒙头大哭。张医师称,如果产妇情绪紧张、认为“在挣扎中生活”、“生活布满阴云”、感到悲伤难过、“陷入昏暗之中”、感觉筋疲力尽、感觉麻木不仁或过度敏感、食欲不振、难以入眠等症状,就是典型的产后抑郁症状了。 另外,产后抑郁完全可以预防。产妇本身要保持心情舒畅,对自身的心理变化要有意识地控制,切不可听之任之发展忧郁、愁闷。家人要营造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特别是丈夫的体贴、关爱,对预防产后抑郁症极其重要。切忌只顾孩子,把产妇晾在一边无人过问。 张医师指出,体力精力的恢复是避免产后抑郁症的关键。护士和家人应帮助产妇认同母亲的角色,主动关心她们,消除产妇自认为无能的心态。产妇本人要注意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强迫自己做不想做的事,保持情绪稳定;多和亲人沟通,有助于排解心里的不快。 4。产妇本人出身于单亲家庭。 9。可以深谈或依赖的家人或朋友很少。 来自家人的关爱和理解,也是帮助新妈妈战胜产后抑郁的有力手段。 目前生育潮的主体由80后独生子女一代构成,新爸妈很多本身就是独生子女。格桑认为,独生子女群体独有的心理特点易使产后抑郁高发。从成长到结婚、怀孕、生育,她们几乎一直是家庭的中心,一旦生完孩子,一家人的重心一下子都转移到新出生的孩子身上,产妇多少会有失落的心理。 “谁也不能碰他。”28岁的任女士,现在不准任何人碰她刚满月的儿子,除了她自己外,其他任何人哪怕是伸手去摸一下儿子的脸,她都会极度不高兴,包括她的丈夫。她每天都自己24小时看着儿子,甚至不睡觉。脾气也异常暴躁,经常无理由地发脾气。 5。产妇本人在童年时期,因父母照顾不周而一直缺乏安全感。 (责任编辑:甘露医院) |